商品介紹:
方 名: 八珍湯
出 典: 萬病回春‧證治準繩
組 成:
當 歸 3.0 川 芎 3.0 白 芍 3.0 熟地黃 3.0 大 棗 2.0
人 參 3.0 白 朮 3.0 茯 苓 3.0 炙甘草 1.5 生 薑 3.0
效 能:
補養氣血,調和營衛。
主 治:
氣血兩虛,面色蒼白或痿黃,脾胃虧損,心悸怔仲,食慾不振,氣短懶言、四肢倦怠、頭暈目眩、肌肉消瘦、舌淡苔白、脈細弱或虛大無力及婦人胎產崩漏、氣血俱 虛。
入 經:
手足太陰手少陰足陽明厥陰藥
應 用:
諸病衰弱、各種慢性病、瘡瘍久不收口、胃潰瘍、胃下垂、神經衰弱、婦人腰痛、月經不調、血道症、產前產後調養等。
說 明:
本方是主治氣血兩虛常用的方劑。由四君子湯和四物湯兩方相合而成。四君子湯是補氣健脾的基礎方,四物湯是補血調肝的基礎方,兩方相合,體現氣血雙補,肝脾 同治的作用。
當歸、川芎、白芍、熟地黃,即四物湯,諸藥滋潤而補血;人參、白朮、茯苓、甘草,即四君子湯,諸藥性甘溫而補氣;血旺則百骸資之以養,氣旺則百骸資之以 生,形體既充,陰陽調和,百邪不入。
加 減:
1.氣血虛的失眠心悸:加酸棗仁、柏子仁。
2.氣血虛兼腰痛遺精:加杜仲、金櫻子。
3.氣血虛兼咳嗽:加杏仁、紫苑。
4.氣血虛的漏下不止:加阿膠、艾葉。
5.氣血虛兼便秘:加麻仁、郁李仁。
6.血虛頭痛:加蔓荊子、槁本。
7.斑禿:加何首烏、女貞子。
8.食慾不振:加山藥、芡實。
9.腰骨痠痛:加牛膝、杜仲。
10.婦女貧血性的月經不調:加益母草。
11.習慣性流產:加砂仁、紫蘇。
氣虛:加黃耆。
血虛:加阿膠。
12.虛火旺而嘔者:加黃芩、竹茹。
用 法:
飯前溫服。
禁 忌:
備 註:
本品須由中醫師處方調配。